第(2/3)页 经过审讯、招供,这些人入狱后便被砍头。其中一些人高喊冤枉,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阵波动。据说,是因为当晚有人顶撞了苏尚。 此事也得到了后来参与之人的证实,有人猜测这些人可能是孙文兴那边遗留或派遣过来的。至于事情的真相以及后续发展,就只有官府知晓了,并没有人愿意为这些人伸冤。 此时的泗水县,正在苏尚的治理下进一步整合、强化。在恢复原有秩序之前,必须先让自己的力量更加强大,组建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已然迫在眉睫。 六月转瞬即逝,七月初旬悄然来临。泗水县里的消息已经传出去好几天了,不少外来势力出现在县城外。他们远远地观察着,互相打听询问。待听到一些消息后,众人皆是惊疑不定。 这日晌午,烈日高悬,酷热难耐。负责放哨的衙差突然敲响了立在入城口的警钟。那急促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,打破了县城的宁静。 很快,江大宝一手持刀,背着火枪,带着二十多人匆匆赶到了入口处。只见乡间土路上,有不少车马和行人正朝着县城走来。 看他们的模样,不像是打家劫舍的贼匪,倒更像是历经长途跋涉、风餐露宿的灾民。 只不过,他们携带的物品颇为繁杂,除了日常的锅碗瓢盆,还有兵器、枪支等军械用品。见到这一幕,江大宝不敢有丝毫懈怠,心中警惕顿生。 他迅速端起枪,示意众人分散开来,躲在一旁的障碍物后,然后冲着前来的人马大声喝道:“来者何人?所为何事!?” 带头的汉子翻身下马,高高举起双手,示意自己手中并无兵器,以示友好。随后,他扯着嗓子大声回应道:“我乃陈家村领头陈山,今日特率村民前来投奔苏大人!!” 江大宝听闻此言,心中大喜。他深知,水梁山里那些能够独立出来的村寨,个个都不容小觑,绝非任人宰割的软柿子。可欣喜过后,他很快又恢复了警惕,暗自思忖这其中会不会有诈。 他叫来一名衙差,让其速速去通知苏大人,随后又高声喊道:“你们先在外面候着,不许靠近,我已向苏县令请示!” 陈山站在远处,朝着江大宝的方向拱手作揖,以表谢意。 县衙内,有一处坚固的铁牢。在牢房的床榻上,躺着一名身材魁梧的九尺大汉,此人正是多日前袭击县衙的撼山熊尉迟磐。当日,他与李幼白交手后,因遭受重创,脏器移位。 苏尚有意招降他,李幼白便出手施救。好在尉迟磐身体素质极为强悍,经过一番救治,他总算是从鬼门关捡回了一条命。只是当时他的脑袋受到真气冲击,遭受了创伤,一时半会儿难以苏醒过来。 今日,李幼白前来施针诊断,苏尚在一旁询问情况。得知并无大碍,只需些时日便能恢复,她便不再多问。 “你当真不怕他日后反水?”李幼白一脸好奇地问道。 今日的苏尚身着官袍,那是一袭黑色绸缎制成的官服,胸前的补子上绣着鸂鶒图案,细密的白色丝线缠绕其间,绣工精细,栩栩如生。官袍线条笔挺,剪裁合身,将她的身形衬托得愈发沉稳干练。 苏尚听了李幼白的话,神色未变,只是微微回头,看了眼躺在草垫上的尉迟磐,缓缓说道:“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若真要追究起来,这水梁山中又有几个算得上是好人?圣人行事,向来论迹不论心。无论他心中作何想法,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,给他一个机会又有何妨。” 二人正说着,忽听外面脚步声杂乱。一名衙差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,说外面来了一群自称是陈家村的人,欲投奔苏尚。 苏尚听后,心中先是一惊,面露怀疑之色。她记得泗水县周边山区的野地里确实有不少村寨,可对方为何会在此时甘愿前来投奔?当下正值敏感时期,此事透着一股蹊跷。 李幼白微微抬了下眼皮,似笑非笑地说道:“无妨,让他们进来吧。” 苏尚回头看了她一眼,没有多问,只是点了点头,示意衙差去请人进来。待衙差离开后,苏尚开口问道:“相公可认识这些人?” 李幼白沉默片刻,缓缓答道:“不算认识。在你们与各方势力争斗之前,我曾找过他们。不止陈家村,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寨,但凡有些人数的,我都打算购置兵器,助你迎敌。 可他们却不肯答应,认为将兵器给了你,便是与水梁山所有人为敌。无奈之下,我只好动用武力。若不是我及时赶到,此举恐怕会害了你。” 苏尚轻轻一笑,神色间并未流露出太多在意,只是说道:“你也有失算的时候。” “是啊,可他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又能有何用?”李幼白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苦恼与气愤。 苏尚轻轻摇头,感叹道:“在这乱世之中,普通人能有几分小聪明已属难得。活着才是最重要的,他们又怎会知道我能否得势。他们这般做法,倒也情有可原。” 李幼白一时语塞,无言以对。过了片刻,才缓缓说道:“终究是我高估了他们的智慧。” 陈家村一行共计五十余人。江大宝收到苏尚的回音后,才肯给陈山放行。即便如此,一路上他依旧满脸警惕,时刻留意着这些外来人的一举一动。他心里想着,鬼知道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。 第(2/3)页